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工信局 > 工作动态

激发有潜能消费的重要一招

访问量: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品行业提质增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兼顾长短期、必要且可行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消费恢复和扩大的短板主要在商品消费。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从具体情况来看,以餐饮、交通出行、文体娱乐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快速增长,但商品消费增长相对疲弱。2023年,我国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远超过商品零售额5.8%的增速;2024年前两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增速仍高于商品零售额7.7个百分点。汽车、家电历来是商品消费的“大头”,两项合计占到2023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34.7%,但2023年汽车零售额增速为5.9%,家电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速仅为0.5%。
另一方面,耐用品换新是激发商品消费潜能的重点。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时,居民耐用品消费增长主要体现在结构变化上,由增量扩张驱动更多转向存量优化驱动。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耐用品消费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超过20%,平均每百户空调、彩电、冰箱拥有量已处于基本饱和状态。相当一部分家庭正在使用的家电产品是在2009年—2011年以旧换新政策期购置的。根据主要家电产品8—10年的安全使用寿命来估计,这部分家电已经或即将进入淘汰报废高峰期,具备更新换代的需求基础。据有关机构测算,仅2020年就有接近1.8亿台家电产品达到安全使用年限;2022年汽车市场换购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约为36%,预计到2024年将提高到44%,2025年进一步升至48%左右。
与此同时,消费品行业升级与耐用品换新相互促进。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我国消费品行业数字化升级步伐加快,多个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技术、辅助驾驶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动力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2023年1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销量中自主品牌的占比达84.8%。国产家电产品智能化发展势头同样迅猛,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远程控制、语音交互、场景定制等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体验。消费品行业供给端的升级发展,为居民耐用品换新提供了更多新选择,有利于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消费作为最终需求,可以为有效投资和供给侧创新提供基础与方向,能够为消费品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市场条件,促进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有利于释放汽车、家电等“大件”商品消费潜能,使高质量耐用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并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更新换代潜在需求大,但消费能力仍在修复。耐用品消费更多转向存量调整阶段,居民消费行为的突出特点是以性能更优、质量更好的商品来替代性能差、已经过时的商品,也正因如此,为满足换新需求所支付的价格也呈提高趋势。例如,2022年美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7亿辆,相当于每10个美国人就拥有8辆汽车,新车平均置换率为41.1%,授权经销商的新车平均售价为4.6万美元,比2002年上涨77%。但目前来看,受多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能力仍在修复中,将居民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需要有大力度的优惠政策来支持。
二是更新换代规模可观,但回收循环利用体系还不完善。据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3.4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能够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但要看到的是,目前家电、汽车等耐用品回收循环利用体系还不完善,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少、分散式的个体户多,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相关监管仍有空白,废旧家电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占比不到一半。上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中,回收、拆解等环节也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例如,回收企业无法取得发票进行税收抵扣,拆解企业覆盖范围小,回收后送旧成本高,部分家电被小商贩回收后又流入二手市场等。此外,回收处理不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是更新换代需求集中释放,但可能产生透支效应。上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家电、汽车下乡等活动,政策刺激效果显著,但也提前释放了部分需求。随着政策到期和退出,一些以旧换新商品销量出现下滑,进而传递到上游生产端,带来一定的产能过剩风险。因此,有必要有序引导更新消费、梯次消费,持续稳定释放消费潜能。
以政策“组合拳”形成消费品更新换代规模效应。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引导,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联动,加大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合理设定政策实施期,细化明确不同类别产品的优惠,并使补贴优惠直达消费者。对欠发达地区予以一定的财政支持。鼓励生产企业、互联网平台等多方参与,引导商家适度让利,形成政策合力。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地区研发生产更多经济实惠、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防范骗补等情况发生。
二是健全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构建“换新+回收”全链条闭环。进一步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加强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建设,支持互联网平台、生产企业等建设逆向物流,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改进增值税征管标准和方式。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建立新能源汽车电池统一回收平台,提高回收率。
三是以耐用品换新引领消费品行业升级,促进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引导生产企业积极把握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新特点、新趋势,及时捕捉不同年龄、不同类型消费群体的新需求,大力推广应用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加快推进数字化从单点突破向全链条扩散覆盖,提升产能灵活转换和快速响应能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发挥节能低碳、健康安全等标准引领作用,推动相关标准制修订、升级、落地实施。加快完善家电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
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利用社交平台、新媒体、电视、广播等渠道,宣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信息。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细化具体商品补贴标准,让消费者更直观、便捷地享受政策优惠。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为消费者选购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