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管理公开 > 财政信息 > 财政审计

大余县2020年12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访问量:

大余县2020年12月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将工作开展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紧密结合,着力提高工作质效,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推动大余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不断开创全县财政工作的新局面

一、12月份当月收支基本情况

12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521.6万元,同比减收3009.2万元,下降54.4%。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210.6万元,同比减收584.7万元,下降20.9%;上划省级收入完成914.9万元,同比增收842.6万元,增长116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04.0万元,同比减收3267.2万元,下降122.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增值税完成768.9万元,下降68.1%;企业所得税完成242.2万元,增长840.6%;个人所得税完成81.6万元,增长121.2%;资源税完成332.1万元,下降8.5%;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392.1万元,增长52.9%;房产税完成2.0万元,下降64.4%;印花税完成64.9万元,下降17.7%;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3万元,下降108.4%;土地增值税完成331.5万元,下降58.7%;车船税完成660.1万元,增长268.8%;耕地占用税完成1.5万元,下降21.1%;契税完成296.1万元, 增长27.8%;环境保护税完成12.3万元,净增;其他税收收入完成3.8万元,下降98.2%。

12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7452.4万元,同比5214.6万元,下降8.3%。

二、112月份收支基本情况

112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33027.0万元,同比减收3993.2万元,下降2.9%。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2767.9万元,同比减收7188.0万元,下降18.0%;上划省级收入4084.8万元,同比减收244.4万元,下降5.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6174.3万元,同比增收3439.1万元,增长3.7%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税收收入完成49034.1万元,同比减收17959.3万元,下降26.8%。其中:增值税完成16971.0万元,下降23.1%;企业所得税完成6006.7万元,下降11.8%;个人所得税完成1213.7万元,下降20.4%;资源税完成2597.3万元,下降65.5%;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235.1万元,增长0.9%;房产税完成943.7万元,下降26.3%;印花税完成657.1万元,下降22.5%;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681.2万元,下降20.5%;土地增值税完成3617.4万元,下降13.5%;车船税完成2565.1万元,增长96.0%;耕地占用税完成3031.8万元,增长28.5%;契税完成7437.2万元,下降49.2%;环境保护税完成96.6万元,下降8.8%;其他税收收入完成19.7万元,下降203.2%。

非税收入完成47140.1万元,同比增收21398.4万元,增长83.1%。其中:专项收入完成1625.9万元,下降2.8%;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5874.2万元,增长199.7%;罚没收入完成5853.7万元,增长19.2%;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32320.1万元,增长99.3%;捐赠收入264.7万元,增长66.3%;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1201.5万元,增长46.9%。

总收入分部门看:税务口收入完成85886.9万元,同比减收25391.6万元,下降22.8%;财政口完成47140.1万元,同比增收21398.4万元,增长83.1%。

1-12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45680.8万元,同比减支20119.5万元,下降5.5%。主要支出项目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004.3万元,同比增支799.3万元,增长3.8%。主要是人员经费政策增长

国防支出647.7万元,同比增支396.7万元,增长158.1%,主要是上缴市人防经费增支

公共安全支出14199.3万元,同比增支168.8万元,增长1.2%。

教育支出69747.6万元,同比增长2082.3万元,增长3.1%。主要是拨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增支。

科学技术支出12271.6万元,同比3464.0万元,增长39.3%。主要是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企业发展增支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207.6万元,同比增支5638.2万元,增长990.3%。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增长8.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234.9万元,同比增长2804.2万元,增长6.6%。

卫生健康支出49091.5万元,同比增支2486.7万元,增长5.3%。

节能环保支出17214.7万元,同比增支570.2万元,增支3.4%。

城乡社区支出31907.1万元,同比减支97225.4万元,下降75.3%。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下降3.5%主要是压缩政府性基建投资支出。

农林水支出34597.6万元,同比增支22344.7万元,增长182.4%。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增长6.3%

交通运输支出20339.1万元,同比增支19696.1万元,增长3058.1%。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增长13.5%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3138.2万元,同比增2862.9万元,增长1040.0%,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增长3.1%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371.9万元,同比增支1135.2万元,增长479.6%。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增长2.9%。主要是拨付大余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费用580万元,拨付我县餐饮专用消费券投放资金150万元等。

金融支出750.3万元,同比增支632.8万元,增长538.2%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增长1.7%

自然海洋气象等支出1424.2万元,同比增支816.0万元,增长134.2%。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增长2.3%

住房保障支出6271.5万元,同比增支5888.0万元,增长1535.2%。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增长8.6%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709.6万元,同比增支603.2万元,增长566.9%。剔除上年度八项支出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口径增长3.3%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865.5万元,同比增支2105.6万元,增长119.6%。主要是上级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增加

     债务付息支出2606.1万元,同比增支545.9万元,增长26.5%。主要是新增债券转贷资金付息增支。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0.8万元,同比增支16.2万元,增长110.3%    

     其他支出2049.8万元,同比净增支。剔除科目调整因素,实际同比增支763万元。主要是拨付赣财建指[2018]139号大余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工程款1216万元等。

1-12月份基金收支基本情况

1-12月份,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9015.8 万元,同比减收6657.6万元,下降4.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22468.0万元,下降3.4%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6029.6万元,下降18.6%;农业土地开发收入331.2万元,下降49.4%;彩票公益金收入217.6万元;下降46.6%;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6.7万元,净增;污水处理费收入-67.4万元,下降114.2%

1-12月份,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78058.0万元,同比89811.3万元,增长101.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84232.8万元,增长39.1%;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21.7万元,同比净增支;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10134万元,同比增长1.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1.0万元,增长66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93.3万元,下降15.1%;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63926万元,同比净增支;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222.6万元,增长79.2%;债务付息支出3385.2万元,增长77.5%;债务发行费用支出81.2万元,增长196.5%;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14000.0万元,同比净增支

四、2020年财政收增减因素

(一)收入增减的主要因素

增收因素:

1、从行业看:(1)批发零售业全年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入库13944万元,同比增收6262万元,增长81.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年入库2535万元,同比增收2460万元,增长32.8倍,主要源于大余县辰源世纪科贸有限公司入库2315万元,同比净增。

2、从税种看:(1)车船税快速增长,全年累计入库2565.1万元,同比增收1256.7万元,增长96.0%;2)耕地占用税增收,全年累计入库3031.8万元,增长28.5%,主要是大余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缴纳以前年度耕地占用税2598万元;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入库5874.2万元,增收3914.1万元,增长199.7%。

      减收因素:从税种看,减收较多的有:增值税减收全年累计入库38457.6万元减收10115.7万元,下降20.8%契税减收全年累计入库7437.2万元,减收7194.8万元,下降49.2%资源税减收全年累计入库2597.3万元,减收4928.0万元,下降65.5%

1、税源性因素减收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市场形势低迷,企业营业收入数据出现明显下降,后期恢复情况不理想,1-12月全县纳税人申报应税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

2、存量税收入库因素减收。2020年全年无结转税收,同比2019年净减5823万元。

3、政策性因素减收。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在2020年形成的延续性减税降费政策减收8970万元,2020年新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新出台政策合计减收2276万元,全年共计减收11246万元。

4、行业因素减收。(1)工业税收持续低迷,因国际钨精矿价格低位运行,采掘业企业因价格倒挂或微利,停产观望的较多,开采动力不足,外购矿产品业务冷淡萧条,企业税收下降大,全年工业税收入库31625万元,同比减收16949万元,下降34.9%;2)房地产市场持续冷淡,因疫情民众购买欲望不强,出台购房优惠政策也收效甚微,全年房地产业入库8854万元,同比减收9816万元,下降52.6%;3)建筑业税收持续下行,受疫情影响全县工程项目进度放缓,并伴随增值税率下调翘尾,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等,全年建筑业入库8709万元,同比减收3187万元,下降26.8%。

5、一次性税收因素减收。受上年一次性税收影响,资源税、契税等均影响较大,合计下降12123万元。

(二)支出增减的主要因素

增支因素:1、刚性支出增支,增人增资,正常晋升、人员经费等支出增支。2、农林水支出增支,我县足额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统筹整合资金,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年支出达3.5亿,同比增支2.2亿,增长1.8倍3、上级专项资金增支,主要是拨付大余县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提升EPC项目工程款6896万元2020年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第一批)5407万元等,从支出科目上看,表现为交通运输支出达2.03亿,同比增支1.97亿,增长30.58倍4、教育支出增支,我县支持教育优先战略全力保障教育经费,提升我县办学条件,整体提高教师待遇,全年教育支出达6.97亿,同比增长3.1%。5、卫生健康支出增支,我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不断加大卫生医疗健康事业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全年支出达4.9亿,同比增长5.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支,我县继续做好各项人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切实提高全民生活保障水平,提升就业水平,增强人民幸福生活指数,全年支出达4.5亿,同比增长6.6%。

5、减支因素:城乡社区支出减支主要为政府性基建投资支出,全年支出31907.1万元,同比减支97225.4万元,下降75.3%

六、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方面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县经济总量有所下降,收入总体规模缩减。

1、从收入总量看:1-12月,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33027.0万元,同比减收3993.2万元,下降2.9%(增幅排位在全市各县区排第18位);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9015.8万元,同比减收6657.6万元,下降4.9%(增幅排位在全市各县区排第12位。财政收入尚处于慢速恢复期

2、从税收质量看:大税比(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64.6%,同比上年下降16.6个百分点,小税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51.0%,同比下降21.3个百分点大小税比“双降”,收入质量有待优化。

3、分部门看:税务口完成收入85886.9万元,同比减收25391.6万元,下降22.8%;财政口完成收入47140.1万元,同比21398.4万元,增长83.1%。部门收入两级分化,财政口非税收入全年增长平稳,而税务口税收收入前期大幅下降,而后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逐渐有所收窄。

4、分级次看: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96174.3万元,同比增收3439.1万元,增长3.7%(增幅排位在全市各县区排第8位;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2767.9万元,同比减收7188.0万元,下降18.0%;上划省级收入完成4084.8万元,同比减收244.4万元,下降5.6%。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态势平稳,但上划中央收入、上划省级收入均下降,说明过度依赖地方财力,后劲增收不足。

5、分税种看:全县税收收入完成85886.9万元,下降22.8%,地方税收收入49034.1万元,下降17959.3%。贡献总量排在前三位的税种有:增值税38457.6万元、企业所得税18771.0万元、契税7437.2万元,三个税种占税收比重的75.3%除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和城建税增长外,主体税种和大部分小税种均呈下降态势

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贡献198万元,下降2.0%,税收占比0.2%;第二产业贡献40334万元(其中工业税收31625万元,下降34.9%),下降33.3%,税收占比46.3%;第三产业贡献46618万元,下降11.0%,税收占比53.5%第三产业税收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跃居三大产业之首,说明县域经济对传统有色金属业和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依赖下降,产业税收结构逐步优化。

7、从重点企业纳税情况看1-12月,全县重点企业纳税34387万元,同比减收21881万元,下降38.89%。79户重点企业其中17户企业实现税收同比增长,其中仅食品药品行业3户企业总额实现同比增长97万元,增长13.07%;而有色金属矿产品行业28企业税收总金额下降最大,同比减收11630万元,下降39.83%。这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济环境低迷因素影响。

(二)支出方面

2020年,我县坚持统筹兼顾、量财办事原则,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财政保障新机制,重点支出基本保障到位全年全县支出总规模达到52.4亿,同比增支7亿1-12月份,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4.56亿元,同比减支2.0亿元,下降5.5%(增幅在全市各县排第14位)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7.8亿元,同比增支9.0亿元,增长101.8%(增幅在全市各县排第10位)。

1、严格兜牢三保底线严格落实“三保”支出保障底线,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其中:全年一般性支出总额必须较上年决算压减15%以上。因公出国(境)经费和公务接待经费支出总额必须较上年决算数压减20%以上),集中财力和资金做好“三保”支出全年兑现“三保”支出经费20.57亿元,其中:一是保工资7.11亿元,确保干部职工人员工资做到了每月12日左右足额统发到个人。二是保运转3.66亿元部门正常运转支出,根据部门实际困难,据实保障到位。三是保基本民生9.8亿元。基本民生支出,统筹考虑社保专户资金情况,有效保障了基本民生支出需要。

2、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安排资金2741万元,优先兑现全县教师绩效工资奖励,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安排资金 670万元,用于班主任津贴、教师教龄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落实,足额保障教师队伍待遇 。安排资金6289亿元,落实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278万元,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201万元,普通高中免学费补助资金45万元和义务教育及高中生均公用经费3766万元。安排资金6242万元,支持改善21所幼儿园办学条件、 30所农村校舍进行改扩建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3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安排资金4631元,用于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安排资金7521万元,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安排资金 5475万元,支持就业补助、职业技能提升、全民技能振兴等;安排资金964万元,为1392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和生活补助;安排资金308万元,为207名义务兵发放了家属优待金;安排资金2234万元,支持城乡医疗救助、困难群众医保扶贫再保障、自然灾害救助、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残疾人辅具适配等。

4、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安排资金2143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安排资金2012万元,支持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安排资金2077万元,支持计划生育事业顺利实施;安排资金2.09亿元,用于城乡居民注意及门诊支出;安排资金588万元,落实产前筛查、宫颈癌及乳腺癌筛查等;安排资金1491万元,支持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

5、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经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县秉承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通绿色拨付通道,充分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年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4999万元。

6、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1)有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之战开好合法合规举债“前门”,积极争取新增政府债券额度9.58亿元,支持县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严堵违法违规举债“后门”,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变相举债,严控隐性债务增量,全年化解债务10.42亿元,完成化债计划170.82%。健全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化解处置机制,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能力,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做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足额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0.9亿元,统筹整合资金0.84亿元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杜绝挤占、挪用现象发生。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我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完善了常态化动态监管机制,全面实施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为全县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财力保障。3立足污染防治长远战。统筹安排污染防治等相关资金1.35亿元,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城区清污分流改造工程、新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有效保障中央、省环保督促反馈问题和转办信访件整改销号工作有序推进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并通过上级验收。

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国家宏观减税降费政策等不利因素影响,财政预算执行和保障能力基本到位,,财政运行依然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影响因疫情影响全球工业经济均跨入低迷局势,特别是矿产品价格短期内都将低位运行,钨产业作为我县主力产业,影响巨大,持续下滑;同时随着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出台,政策性减收影响持续加大,这些都给组织收入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致使税收收入增收艰难,收入质量也难以实现有效提高。

二是财源基础薄弱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县级财政收入过渡依赖资源和投资,资源型、建设型税源比重大,生产型税源后劲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以钨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占比大;县域工业化进程不快,缺乏规模性集群产业,产业链不长,缺乏附加值,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

三是财政收支矛盾问题持续加剧在当前新常态下,一方面县本级财力增收有限另一方面需保障的各项支出涉及众多,增人增资、人员经费、民生工程、重点工程项目、债务还本付息等呈刚性增长,另外上级往来资金调度偏紧趋慢,致使县级国库资金调度趋紧,收支矛盾突出

2021年财政工作总体规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责任重大面对2021年更加光荣的使命、更加艰巨的任务,财政部门将一如既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税职能作用,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机制体制改革,培养涵税源财源,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进一步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县社会经济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力以赴完成2021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余的新征程中,走好开局第一步。

(一)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撬动银行、保险、担保等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引导资本、资源向战略关键领域聚焦,重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优质企业“入规、升高、上市、扩面”,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突出壮大“双首位”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多元化培植税源,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发展,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不断强化财政收支精细管理。依法组织收入,正确处理减税降费与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的关系。继续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密切关注经济运行走势以及税制改革、减税降费对收入的影响,合理把握组织收入力度、进度和节奏。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支持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积极涵养税源,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强化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按照中央、省相关要求,做好一般公共预算中以收定支事项、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的统筹使用。健全财政支出政策决策机制,完善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加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评估,做到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确保财政收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聚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梳理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新增财力向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统一出台政策和县委、政府重大决策以及“六稳”“六保”等重点工作需要倾斜。坚持产城融合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统筹并进,发挥优势资源,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推动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坚决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持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各项民生事业统筹并进,强化财政兜底保障功能,逐步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实施。稳步提高城乡医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落实提高教师队伍待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政策获得感、幸福感。

(四)稳妥抓好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建立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增强忧患意识,压实债务管理主体责任,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同时积极争取新增债务限额,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储备策划力度,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支持,不断降低债务成本。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担保行为,依法依规管理好、使用好债券资金,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范和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严防金融风险。强化监督问责,加大对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的查处问责力度,落实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进一步优化财政出资方式,强化绩效考评,切实提高金融企业防风险能力。

(五)不断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不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和程序编制预算和安排重点支出。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委、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外,原则上不追加预算。深化绩效改革,健全完善预算项目库,加快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入开展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及结果运用,实现预算安排与绩效管理的深度融合,着力改变政策碎片化、资金零散化现象。深化预决算公开,健全预决算公开平台,细化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拓展公开渠道,进一步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大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