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月份当月收支基本情况
6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589.9万元,同比增收2150.9万元,增长12.3%。其中:上划中央收入5930.6万元,同比增长39.8%;上划省级收入1715万元,同比增长4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44.3万元,同比下降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增值税完成3710万元,增长41.2%;企业所得税完成195.8万元,增长44.1%;个人所得税完成95.9万元,增长4.3%;资源税完成397.8万元,增长31.6%;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449.1万元,增长53.3%;印花税完成176.7万元,增长3.6倍;车船税完成111万元,增长33.5%;耕地占用税完成110.7万元,下降34.4%;契税完成105.1万元, 下降63.7%。
6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0972.7 万元,同比减支718万元,下降2.3%。
二、1至6月份收支基本情况
1至6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97947.6万元,同比增收1013.4万元,增长1%。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0522.2万元,同比减收1156.1万元,下降3.6%;上划省级收入7999.8万元,同比减收734.7万元,下降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425.5万元,同比增收2904.2万元,增长5.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税收收入完成30028.3万元,同比减收188.9万元,下降0.6%。其中:增值税完成15460.5万元,下降7.7%;企业所得税完成3123.9万元,增长6%;个人所得税完成922.6万元,增长49.4%;资源税完成1725.6万元,增长10.3%;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805.1万元,下降7.8%;房产税完成2053万元,增长1.5倍;印花税完成832.2万元,下降14.7%;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125.2万元,下降9.2%;土地增值税完成248.4万元,下降63.3%;车船税完成609.8万元,增长5.6%;耕地占用税完成470.5万元,增长1.8倍;契税完成1559万元,下降15.8%;环境保护税完成22.7万元,下降8%。
非税收入完成29397.2万元,同比增收3093.1万元,增长11.8%。其中:专项收入完成1388.3万元,下降3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1808.5万元,增长20.4%;罚没收入完成1868.6万元,下降75.2%;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3368.4万元,增长54.3%;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961.4万元,增长13.8倍;其他收入完成1.9万元,增长0.7%。
总收入分部门看:税务口收入完成68550.4万元,同比减收2079.7万元,下降2.9%;财政口完成29397.2万元,同比增收3093.1万元,增长11.8%。
1-6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0025.6万元,同比减支721.7万元,下降0.6%。主要支出项目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612.5万元,同比增支206.4万元,增长1.7%。
国防支出1691.5万元,同比增支1601.6万元,增长17.8倍,主要是拨付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人防建设款1261.7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5891.4万元,同比增支1283.8万元,增长27.9%。
教育支出25293.7万元,同比减支1022.7万元,下降3.9%,主要是去年同期拨付2022年1-12月外购矿产品经营企业奖励扶持资金1130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9848.9万元,同比增支4048.3万元,增长69.8%,主要是拨付大余县钨产业技术孵化基地项目建设款3402万元,工业发展基金资金2206万元等。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26.7万元,同比减支276.8万元,下降16.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54.7万元,同比减支8964.3万元,下降30.9%,主要是去年同期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3600.1万元。
卫生健康支出8232.7万元,同比减支941万元,下降10.3%,主要是去年同期拨付疫情防控费用1700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3871.6万元,同比增支2808.8万元,增长2.6倍,主要是拨付赣市财建字[2022]62号大余县新安河水综合治理项目1860万元,赣市财建字[2023]57号大余县荡坪河水综合治理项目363.4万元等。
城乡社区支出6269.8万元,同比增支3662.2万元,增长1.4倍,主要是拨付环卫一体化服务费1391.8万元,遂大高速(大余段)杆线设施线路等迁改款1005.5万元,大余县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款474.8万元等。
农林水支出19142.9万元,同比减支3223.6万元,下降14.4%,主要是去年同期拨付乡村振兴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资金8000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2384.8万元,同比增支1644.3万元,增长2.2倍,主要是拨付遂大高速(大余段)杆线设施线路等迁改款546.1万元,赣财预指[2023]76号沥青路面改造项目工程款498.1万元,赣财预指[2023]76号大余县县道升级改造项目工程款419万元等。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926万元,同比减支22万元,下降2.3%。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23.4万元,同比减支397.5万元,下降76.3%。
金融支出86.4万元,同比减支38.3万元,下降30.7%。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466.1万元,同比增支633万元,增长76%,主要是拨付土地收储前期费用170.4万元,五个批次耕地占用税款115.8万元,大余县遗留废弃矿山修复示范工程项目100万元等。
住房保障支出3977.4万元,同比减支2210.1万元,下降35.7%,主要是去年同期拨付202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2013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02.7万元,同比减支205.5万元,下降66.7%。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151.5万元,同比增支323.8万元,增长17.7%。
债务付息支出4471.1万元,同比增支403.9万元,增长9.9%,主要是拨付赣市财债字[2022]35号2023年第一批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款4397.6万元。
三、1-6月份政府性基金收支基本情况
1-6月份,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5939.1万元,同比减收9779.2万元,下降21.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2333.8万元,下降28.9%;彩票公益金收入105万元,下降49.9%;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0.3万元,下降94.5%;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3500万元,同比净增收。
1-6月份,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0194.4万元,同比减支23195.2万元,下降22.4%。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5万元,同比净增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52891.1万元,增长22.5%;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6487.8万元,下降47.8%;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812.9万元,增长1.9倍。
四、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方面
1-6月,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97947.6万元,同比增收1013.4万元,增长1%,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4.4%,超序时进度4.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425.5万元,同比增收2904.2万元,增长5.1%(增幅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13位),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8.3%,超序时进度8.3个百分点。1-6月,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35939.1万元,同比减收9779.2万元,下降21.4%(增幅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11位),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2333.8万元,同比减收13168.6万元,下降28.9%。上半年,受到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政策双重叠加影响,财政总收入持续低迷,从1月起至6月均维持负增长态势,面对财政增收难题,县财税部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深挖增收潜力,多举措狠抓收入,收入降幅逐月收窄,至年中扭负为正,财政收入顺利“过半”,实现正增长。
分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收入降幅收窄,税比结构优化。1-6月,税务部门完成收入68550.4万元,同比减收2079.7万元,下降2.9%,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30028.3万元,同比减收188.9万元,下降0.6%;财政部门完成收入29397.2万元,同比增收3093.1万元,增长11.8%,完成年初预算数的70.2%,超序时进度20.2个百分点。1-6月,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0%,较1月提高8.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0.5%,较1月提高8.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的健康度进一步提升。
分税种看:1-6月,三大主体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完成58074.4万元,同比减收2664.8万元,下降4.4%,其中增量较大的有:个人所得税完成3544.8万元,同比增收1172.8万元,增长49.4%,企业所得税完成11156.8万元,同比增收631.3万元,增长6%;减收较大的有:增值税完成43372.7万元,同比减收4468.9万元,下降9.3%。地方小税种中,房产税和耕地占用税表现亮眼:房产税完成2053万元,同比增收1226.3万元,增长1.5倍,耕地占用税完成470.5万元,同比增收301.6万元,增长1.8倍;土地增值税和契税降幅较大:土地增值税完成248.4万元,同比减收427.8万元,下降63.3%,契税完成1559万元,同比减收293万元,下降15.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贡献111万元,同比减收22万元,下降16.5%,第二产业贡献39499万元,同比减收4202万元,下降9.6%(其中,工业税收34148万元,同比减收5380万元,下降13.6%),第三产业贡献29326万元,同比增收2154万元,增长7.9%。税收贡献排在前五位的行业是:①矿产品税收22802万元,下降12.1%,占税收比重为33.1%;②批发和零售业税收18046万元,增长5.5%,占税收比重为26.2%;③建筑业税收5350万元,增长28.2%,占税收比重为7.8%;④金融业税收5214万元,增长42.5%,占税收比重为7.6%;⑤化学制造业税收4431万元,下降31.4%,占税收比重为6.4%。
(二)支出方面
受减税降费导致可用财力进一步减收的影响,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0025.6万元,同比减支721.7万元,下降0.6%(增幅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8位);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0194.4万元,同比减支23195.2万元,下降22.4%(增幅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12位)。从支出科目看,“三保”支出5442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1.9%,仍然是支出保障的重点,各类支出切实做到有保有压。1-6月,全县民生类支出完成102195.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78.6%。继续加大绿色低碳发展的投入力度,节能环保支出3871.6万元,同比增支2808.8万元,增长2.6倍;加快补齐交通设施短板,交通运输支出2384.8万元,同比增支1644.3万元,增长2.2倍;加大各类基础设施的投入,城乡社区支出6269.8万元,同比增支3662.2万元,增长1.4倍;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力度,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466.1万元,同比增支633万元,增长76%;加大科技发展引导力度,科学技术支出9848.9万元,同比增支4048.3万元,增长69.8%。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财税部门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县对经济财政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找准“稳”和“进”的发力点,在“稳”的基础上“进”,在“立”的前提下“破”,重点在推动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下苦功、出实效,全力做大财政发展的积极面,不断巩固企稳回升的基础,为奋力建设更高层次实力活力美丽幸福现代化大余持续贡献力量。
(一)坚持做大财力毫不动摇。一是充分利用财税政策,扶持钨及有色金属矿产品、锂电新能源、微纳粉体新材料等3个产业集群发展,通过鼓励和引导企业技改、扩能、上市,增强企业有效税收效应。二是积极“北上”争资政策争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汇报,及时掌握政策、项目和资金动态变化信息,特别是在专项资金、债务限额、竞争性项目遴选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做好资金跟踪落实。持续做好信息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凝聚争资工作合力。三是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及乡镇经营性资产,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实现一个盘子收,一个口子出,增强县财政统筹能力。
(二)坚持有保有压毫不动摇。一是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强化县级支出保障与约束,确保“三保”不出问题。二是全力保工资发放和基本运转,特别是对工资和退休人员新增绩效将予充分足额保障列入预算。对“保运转”,将坚持有保有压,既保证必需,又要大力压缩无效、低效、过度开支的资金,严控可能挤占专项发展资金用于一般性支出的情况。三是从预算源头上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挤出更多财力投入县重点项目、民生项目。严把预算关口,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当“老好人”,切实把该减的减下来,该砍的砍下去。完善支出审核机制,不仅要严控一般性支出,必要支出也要从紧安排。
(三)坚持防控风险毫不动摇。一是着力防控债务风险,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对明年到期的一般债和专项债,按照要求安排预算资金偿还到期本金。持续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立项,强化资金来源评估论证,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二是协同县城发集团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调对接,争取对到期债务开展展期重组和置换业务,实现债务期限由短变长、成本由高变低,平滑到期债务风险。三是盘活更多存量资产,加大“砸锅卖铁”力度,财政联合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整合有效资源、资产、特许经营权,增强资产运营能力,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方式,多途径、多维度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
(四)坚持资金严管毫不动摇。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执行。严格执行县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减少和规范预算调整事项,未纳入预算事项一律不安排支出。涉及全局确需追加的重大事项,按法定程序报批。二是严格绩效管理工作,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加强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持续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机制。三是做好财税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预算管理有关监督工作,将财经监督与纪检监督、审计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增强监督实效,确保财务工作环境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