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政府文件 > 县政府文件

余府办字〔2021〕39号大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大余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访问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驻县有关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2021年大余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大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713

2021年大余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乡村建设行动启动之年,为做好今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乡村环境从基础整治向品质提升迈进,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问题导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统领,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往村组覆盖、往户延伸为重点,持续整治提升村容村貌,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通过一年努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实现较大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布局逐步优化,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农民环境保护与卫生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各乡镇、村、社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具体目标、方法与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逐项提升完善,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按照县统筹规划、乡镇连片推进、村庄整体实施的思路,制定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提倡开展村庄片区化、组团式建设模式,实现区域统筹、协同推进。坚持提质和扩面并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留住乡愁又凸显特色,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突出重点、建管并重。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等为重点任务,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各类生活垃圾、污水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4.村民主体、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

二、重点任务

(一)村容村貌治理提升

1.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好“村庄整治、庭院整治”行动,常态化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上推开。以“六清二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以清理积存生活垃圾、河塘沟渠、农业废弃物,加强散养家禽管理,加大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开展农户庭院环境清理为重点,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全面清理村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残檐断壁现象,重点抓好村庄“三线”(电力线、通讯线、广播电视线)管控。积极引导农户按要求自觉做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积极参与改厕,加强户养家畜、家禽管理,生产生活资料码放整齐,做到家庭居住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卫生。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大余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供电公司、广电网络公司、县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各乡镇〕

2.广泛开展庭院清洁活动。开展“清洁家庭”“最美庭院”示范户创建工作,拓展创建内容,扩大创建范围,巩固创建成果。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和超高超大建房常态化整治,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及“空心房”拆除后的闲置土地,大力发展“五小”庭院经济模式(即小畜禽、小菜园、小果园、小作坊、小农旅),栽种蔬菜、果树和观赏花草树木等,搞好空闲隙地绿化,增加庭院景观效果。抓住疫情期间农民群众普遍重视卫生健康的契机,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各类卫生知识,引导农户自觉开展规范处理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加强户养家畜、家禽管理,转变不良生活习惯,逐步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家庭文明推动乡村文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委组织部、县妇联、县卫健委、各乡镇〕

3.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力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非重点帮扶村均衡发展,抓好全县105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委会整治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重点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环境整治工作,加快电力网络、广电网络、互联网络建设,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公共照明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行能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加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确保新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各乡镇〕

4.巩固提升美丽宜居示范乡村。坚持“六统”(统一组织、统配定点、统管规划、统建项目、统筹资金、统揽管护)原则,秉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理念,注重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等相结合,重点围绕全域规划建设、全面管理维护、全民共树新风、全新发展经济、全力组织推动的“五全”标准,全面落实“四精”理念,持续创建美丽宜居示范县,今年重点打造1个美丽乡镇、10个美丽村庄和1663个美丽庭院,推动形成县域“点上精美、线上出彩、面上宜居”的新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各乡镇〕

(二)扎实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

1.开展问题厕所全面摸排行动。各乡镇2013年以来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进行逐户逐厕拉网式摸排,全面摸清农村户厕现状,重点摸排“问题厕所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两类问题,实行“谁摸排、谁签字、谁负责”摸排整改责任制。通过入户调查、查阅改厕台账、验收记录、资金奖补情况等方式,对农村户厕进行逐户逐厕排查。同时,建立问题厕所台账,20217月底前要全面完成问题摸排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县乡村振兴局要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督查,抓好整改,确保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到位。〔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2.开展问题分类整改行动。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报专班办公室,专班办公室根据问题厕所情况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技术路线、力量组织、经费保障、时限要求等,并分级建立整改台账,8月底前完成审核备案。对问题厕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整改,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农村户厕问题整改工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3.加强调度和评估检查。进一步加强问题厕所摸排整改调度指导,实行“每半月一调度”机制,并对摸排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对每一个问题厕所,要严格按照《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整改到位。对于完成整改的,由县专班办公室、乡镇组织人员进行验收,确保符合标准且能够正常使用后,有农户签字同意后销号,20219月底要全面完成问题厕所的验收评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三)深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1.加快推进城乡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等设施,升级改造现有垃圾中转站,加快建设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健全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的管理机制,推行大余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作,引进专业化的渗漏液处理、废品回收、餐厨垃圾终端处理及时,将垃圾处理设施、技术、服务向全县农村覆盖。每个乡镇纳入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服务半径覆盖范围,配备密闭式或压缩式运输车,按每1015户安置一个公共垃圾收集桶的标准,配足配齐村庄垃圾桶,形成配备合理、功能齐全的环卫设施设备。〔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大余生态环境局、各乡镇〕

2.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域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清扫、统一清运、统一运转和统一处理。”把推进“环卫一体化”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推动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有效治理。〔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3.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机制、管理体系,在垃圾产生端(源)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改变单一的“无害化”处理为“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并行。学习借鉴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工作经验,结合我县实际,乡镇选取1-2试点试行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类。农村试点推进“二次四分法”的经验,并探索创新,形成我县本土模式,总结县城、各乡镇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的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逐步在全县推开,到2021年底形成比较完善的垃圾分类和收运处理体系。大力推广国标地膜使用,推进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应用,降低地膜覆盖依赖度,减少地膜用量。引导农户对废旧农膜进行回收利用或者使用可降解农膜,力争2021年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到90%以上,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四)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1.实现分类治理。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分类推进生活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与当地实际想结合,选择投资小、运行成本低、便于维护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城郊的村庄,采用延伸城市管网的方式,实行统一处理;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运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高负荷渗滤、淹没式生物膜等技术集中处理;人口规模较小的村庄,采用化粪池、生态氧化塘、净化槽等技术分散处理。〔责任单位:大余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2.黑臭水体治理。坚持控污与治污并重,将农村水环境纳入河长制、湖长制。加大村庄河道、沟渠整治力度,治理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排水沟,形成网络化的雨水排放体系。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具备条件的村庄,铺设专用管道或暗沟,收集生活污水。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推进农村各类黑臭水体治理,探索推广生态治理模式,实现污水治理和尾水资源综合利用。〔责任单位:大余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3.推进项目建设。分阶段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先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敏感区和重点旅游景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巩固提升百强中心镇生活污水治理成果,分阶段推进乡镇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可推进到人口密集的中心村,力争2021年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10个村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责任单位:大余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专职副书记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牵头负责,加强对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各相关职能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负主体责任要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牵头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政策措施;各乡镇分管领导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与村内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工作,确保工作落实。

(二)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强化对村庄基础设施及服务场所的长效管护,建立完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以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以行政村为单位,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将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环卫设施,休闲广场、农家书屋等服务场所纳入日常管护范围。明确工作机制,健全民主议事、建房管理、管护责任制度及考核奖惩制度等。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

(三)强化资金保障。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财政部门要按规定抓好资金配套,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同时,鼓励各地凝聚乡贤力量,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组织村民筹资投劳,多渠道筹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资金,形成多元投入模式。

(四)发挥理事会、基层党组织作用。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坚持“民事、民办、民议”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乡村振兴村民理事会。坚持本人自愿、群众认可原则,民主推选理事会成员,鼓励致富能手、转业军人、退休公职人员加入,选优配强理事会长,动员村民筹资投劳。动员在外的企业家、成功人士、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等乡贤,出谋划策、出资出力,支持家乡建设。通过理事会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村民卫生健康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凝聚农民群众监督合力。

(五)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县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队伍,指导乡镇分类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相关技术模式、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标准规范和技术指南。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加快培养乡村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行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积极建设推广“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管好用好已建成的市级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信息系统。

(六)强化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实际的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以乡镇为单位选取示范点,复制经验,推广做法。引导各地发挥山水生态、田园风光、产业特色等资源优势,高质量推进示范带建设。巩固提升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成果,引领新时代“五美”乡村建设。

(七)严格督查考核。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主攻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实行定期督查调度。科学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以考核结果为导向差异化拨付奖补资金,并对年度考核排名靠前的给予通报表扬。


抄送:县委办,县纪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人武部政工科,

县委有关部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大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7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