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政策文件 > 县政府文件

余府办发〔2022〕7号大余县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3年)

访问量:


大余县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

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3年)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赣办发〔2022〕25号)文件要求,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人民满意城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建立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为重点,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对标一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十大行动,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做到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明增长,努力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

二、工作目标

2023年底,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更加完善,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加快推进,城市功能更为完善,城市品质更为精致,城市生活更为便捷,城市运行更为有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服务优享行动,提升舒适宜居品质

1.优化服务设施布局。按照分级配置、混合兼容的原则,构建公共服务圈层,布局“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重点构建“社区-邻里-街坊”基本公共服务圈。依据服务半径和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服务设施,高品质建设、高标准规划黄龙新区,优化老城区开发布局,统筹老城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强化城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消费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等,推动全县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县发改委、县教科体局、县民政、县住建、县交通运输、县商务、县文广新旅局、县卫健委、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2.提升重点服务设施。优化义务教育布局,2022年新增上学学位990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4%以上。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扩大优质学位均衡供给推动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建及设备购置项目和大余县第三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推进大余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和大余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工程项目、大余县中医院项目、大余县医养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县教科体局、县卫健委、县自然资源局、城发集团

3.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开展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个,鼓励相邻社区联动改造,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建设完整居住社区。充分挖掘可利用空间,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优化全民健身设施功能布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民政、县卫健委、县教科体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县城发集团

(二)实施防灾除险行动,提升安全韧性品质

4.完善城市生命线体系。完善各类城市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加快各类安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提升改造,用两年时间建成县级综合应急避难所3处,城镇(包括村居)应急避难所16处和临时应急避难所116处;争取今年开工建设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乡镇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合理布局缓冲空间,提升交通网络系统韧性。强化公共消防设施规划建设,加密消防救援站点。〔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大余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

5.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开展城市安全集中攻坚行动,排查治理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危险房屋安全隐患。维护城市运行安全,加强桥梁等领域运维管护加大重点场所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下设施改造力度全面开展城市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市政公用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治理整顿安全生产条件落后的生产经营单位。〔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教科体局、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大余生态环境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商务局、县卫健委、县工业园管委会、住房保障安置服务中心、县消防救援大队、县供电公司、县章江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县移动分公司、县联通分公司、县电信分公司、县广电网络公司、大余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6.系统化全域建设海绵城市。积极实施城市海绵化改造,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水体、道路、建筑及设施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净化等作用,确保中心城区建成区32%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管局、县财政、县水利

(三)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提升创新智慧品质

7.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综合服务和运行领域应用,2022年力争新开通5G基站150个以上。聚焦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推进5G融合应用试点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进多功能杆、柱、桩等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构建城市重点领域物联感知体系。加快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和管理。〔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发改委、县教科体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县交通运输、县应急管理、县文广新旅局、行政审批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城发集团、县供电公司〕

8.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加快监督指挥中心建设、智慧城管建设(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市民服务平台和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四大应用系统建设)。包括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党建、智慧扶贫、智慧社区、智慧市政、智慧管网、智慧环卫、智慧停车、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园区等14个平台,以建设大数据中心为载体,形成智慧城市“一张网”,实时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趋势分析和来源分析,对城市管理高发问题进行热区展现和预警,为民众提供便捷行政审批、交通、旅游、住宿等相关的便捷服务,为企业提供统一服务平台;建成“城市大脑”(一期),加快建设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工业园管委会、县城发集团〕

9.建设高品质智慧社区。推动社区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搭建智慧社区信息管理平台。新建社区配套建设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基本智能产品,鼓励建设智能公共配套设施。开展高品质智慧社区建设试点。〔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公安、县民政、县财政、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保障安置服务中心

(四)实施减污降碳行动,提升低碳绿色品质

10.保护自然生态格局。梅关国家森林公园、章水国家湿地公园、梅关—丫山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红线为依托,建立和保护多样化的城市近远郊生态系统。合理布局结构性绿地和生态廊道,构建“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蓝绿空间网络。重塑一江两岸、系统性修复废弃矿山等,重现健康自然的山体、水体岸线形态。〔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大余生态环境局、县城管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等,各乡镇人民政府〕

11.防治城市环境污染。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完成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并制定整治方案,加强黑臭水体常态化检测,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并开展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整治“四尘三烟三气”,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责任单位:大余生态环境、县城管局、住建局、县发改委、县商务、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业园管委会

12.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优化城市公园结构布局,构建“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五级公园体系。2022年计划完成复绿或软覆盖15500平方米。新建公园1个、提升改造公园3个:新建章水国家湿地公园,公园面积35200平方米;提升改造市民森林公园、皮防所游园、塘窝里游园约12000平方米;拟建翠竹公园,打造满足儿童娱乐、市民健身需求的健身公园。〔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自然资源大余生态环境、县林业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13.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低碳建筑,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应用。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造,推进绿色建材认证和推广应用,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分别达到35%和95%。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依法依规限制县城民用建筑高度和密度,控制开发强度。〔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五)实施赓续传承行动,提升特色人文品质

14.推进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巩固历史建筑测绘建档成果,推进历史建筑认定、挂牌保护、修缮等工作,推进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230中段钳电车间等12处历史建筑修缮提升和活化利用。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城管局、县城发集团〕

15.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开展革命文物专项调查,持续改善各级各类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存状况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建设公共红色文化空间。植入“三年游击战争”精神内涵,构建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等产品体系,大余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围绕三大团建市场(党团团体、企业团体、学生团体),塑造“红色游击,大余传奇”品牌形象。〔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县自然资源、县住建局、县民政局

(六)实施交通畅通行动,提升便捷出行品质

16.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加快S316大余铜锣湾至池江段公路改建工程(二期)、大余县小水口至高坪(小水口-高坪-长岭)红色旅游公路河洞圩至长岭段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续建青龙一桥、叶墩桥、石门桥、石牛水桥、大水口桥;开工建设桥头水桥、车里桥;加快推进G323大余县大合口至新华段公路改建工程、G323大余县新城分水坳至青龙平岗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强化路网薄弱地区道路建设(改造),加密农村公路网络,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改善主要乡村道路接县道平交口、学校周边道路安防设施,形成级配合理、接入顺畅的道路交通网。〔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自然资源、县发改委、县住建局、乡镇人民政府〕

17.建设绿色交通系统。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提升公交一体化水平,完善和优化“快干支微”公交网络,完善火车站、客运站的公交换乘设施,加强公交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接驳换乘,大力发展“公交+慢行”绿色出行,规范中心城区出租车运营管理。加快配建专用充电设施建设,完善全县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1000根。〔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县公安局、县供电公司〕

18.改进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深入实施城市停车设施提升专项行动,建设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2022年计划改造路内停车位、公共停车场车位2000个,保障基本停车需求。推广城市支路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夜间开放。〔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发改委、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县交通运输、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县住建局

19.规范交通秩序管理。积极开展“一点一策”道路堵点治理,优化交通组织,开展机动车、电动车、共享单车等通行秩序和违法停放治理,严格管控工程施工占道时间和范围,提升道路通畅率。〔责任单位:县公安、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

(七)实施风貌塑造行动,提升空间魅力品质

20.彰显城市空间美学构筑山水城景有机融合的城市总体形态和空间格局,提升城市艺术气质。严格管控城市立面、“第五立面”,精心营造城市重点地区、重要节点,构建错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轮廓线,构筑多层次城市空间。实施城市进出口道路环境整治工程。〔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大余生态环境、县水利、县林业局〕

21.加强建筑风貌管理。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杜绝“贪大、媚洋、求怪”的建筑乱象,促进新老建筑协调,鼓励采用当地建筑材料和风格,建设体现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的城市建筑。〔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

22.营造城市微空间。整治提升街巷空间、公共场所,升级改造闲置空间,建设一批精美的城市小品和雕塑,提升城市家具精致水平,打造兼具地方特色和艺术美感的城市微空间〔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自然资源

(八)实施全龄友好行动,提升多元包容品质

23. 建设老年友好城市。扩大养老床位供给,推动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达标建设,推进黄龙镇、青龙镇、新城镇敬老院通过消防审验,加快建设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络,打造1个公办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示范点,完成6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2022年,新增养老点位40个,全县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2%,城市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建设一批普惠型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推动城市适老化改造,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责任单位:县民政、县卫健委、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24.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积极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扩大优质园位供给,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补齐普惠性托育服务设施短板,重点发展社区普惠性托育服务,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等场地和设施开展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重点推进中心城区公立普慧性托育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到2022年底,全县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35个以上,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位达到2.7个以上。建设一批儿童校外活动场所设施。积极推进适儿化改造。〔责任单位:县教科体局、县发改委、县民政局、县卫健委、县妇联、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25.建设无障碍环境。大力建设无障碍设施,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各类人群的需要。2022年计划在城区建设无障碍设施(盲道)的道路32条,建成无障碍设施(盲道)约64050米。社区公园配套体育健身、儿童游戏、老年人康体等设施。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无障碍设计全面覆盖。〔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自然资源、县发改委、县残联、县教科体局、县民政、县文广新旅局、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26.加强新市民住房保障。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解决住房问题,保障对象从以户籍家庭为主转向覆盖城镇常住人口,促进实现全体民住有所居。提升住房保障水平,通过实物保障及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来解决住房问题,20222023年每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不少于200户。〔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住房保障安置服务中心、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九)实施商圈营造行动,提升市井活力品质

27.打造城市消费商圈。大力推进商贸消费升级,培育展一批现代化商圈,提升消费活力。推动大余奥园商业综合体和商业步行街等特色商业街建设运营,加快完成大余烫皮产业项目后续建设并投入运营,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和商业综合体建设营运水平。组织开展以大余特色餐饮美食为主题的推广促销活动,打响南安板鸭、大余烫皮等特色品牌。升级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培育网红新农人,加入“赣品网上行”系列营销活动,力争提高我县网络零售额。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布局一批生活服务综合体、社区连锁店和特色小店,支持“小修小补”便民服务〔责任单位:县商务、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县城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28.创新城市服务业态。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打造融合不同功能的“1+N”复合型消费空间,推动服务业态创新发展。更多采用市场化方式将“工业锈带”改造为“生活秀带”,培育新产业,发展新功能。深入开展“一城一展”“一产一会”。〔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县住建、县商务、县文广新旅局、县市场监管局〕

(十)实施治理协同行动,提升精细管理品质

29.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推动城市管理、服务等向街道和社区下沉,做到良法善治、包容大气、友好温馨。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社会治理”,构建“一个中心、两级运转、多方协同”城市治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作用,加强和改进物业服务监督管理。〔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组织部、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民政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30.纵深推进市容环境整治。构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机制,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全面整治违法建设,推进街道“U型”空间治理,不断巩固“治脏、治乱、治堵”成效。加强住宅小区、老旧小区和农贸市场日常管理。〔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31.开展城市创建活动。着力抓好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积极创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持续推进卫生城镇创建,积极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园林城市创建,积极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结合开展城市创建活动,强化文明市民宣传教育。〔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卫健委、县城管局、县林业局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考核、通报

(二)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以城市体检评估为路径、以城市更新行动为载体、以功能品质提升为目标”的“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标准体系,加强创新实践,加大跟踪指导和工作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地方立法。

(三)强化督查考核。将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分类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加强调度指导。按照有关规定对工作成效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之后、成效落后的进行通报约谈并督促整改。

(四)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资金筹集方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预算内投资等现有相关财政资金引导,积极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支持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为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提供更有效资金支持

相关文章